開始減脂日2/18 結束5/12
體重:58KG→53.3KG
體脂:30.9%→24.9%
先聲明這篇文只有文字沒有圖,因為我整個人其實照片上看起來真的沒差。但現在我的衣服全部都要買小一號,牛仔褲從L變成我夢寐以求的M。
整個減脂過程我都吃得很健康,痘痘減少且排便也順暢了,我想分享的是「找到適合自己方法」的減肥方式,是成功的最大關鍵。
首先,我是個體脂永遠都是3開頭的典型泡芙人。從25歲開始意識到自己要開始運動,於是接觸了瑜珈、26歲接觸了重訓,體脂有來到了28%,但離職後gap month又回不去當初的28%。
inbody說我的最佳體脂要落在24–27%,於是我年復一年訂了「體脂目標要到25%」!但找不到成功減脂的方法。
後來先接觸到了hahow的「瘦身營養學」課程,講師透過科學飲食,讓自己體重跟體脂成功下降,看了之後好心動,但覺得要計算食物的克數真的太辛苦,所以又找了其他方式。
接著碰到的是stay fit with mi
她有一套「 Love The New Me 健康健身飲食計畫」,其中的「飲食指南」是幫你計算好每天應該要吃的東西,以六大類食物去分類,跟前面一個用克數去計算要吃的食物份量不太一樣,只要你知道每個大類所需要的份量是多少即可,但我還抓不太到食物的份量,所以用這個方式也不算成功,不過我開始知道了自己想要的飲食模式。
知道了自己可以從六大類食物著手;知道了無法靠自己行動,於是開始著手找營養師,原本找的是營養門診,想說大概一個月去看診一次,讓營養師去調整食物。後來無意中在網路上發現了Cofit,幾乎完全符合我的需求
他有營養師幾乎每天檢視你的飲食狀況,即時給予回饋,而且過程中有問題也可以直接線上發問,更重要的是,他們會「教」你「如何正確飲食」。
除了幫助你養成習慣之外,還讓你內化成你自己的東西。
但因為這套App在網路上的評價不多,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態,先去他們總部諮詢過,覺得是可以信任的團隊才加入的。
接著就開始加入Cofit後的課程,我本來就是抱持著「盡量不要大幅改變目前的飲食習慣,先給營養師看我平常愛吃的東西有什麼問題」小幅度地慢慢做調整。
因為我很清楚自己是三分鐘熱度的人,要改變的話就要先從小地方開始慢慢改變。
改變飲食習慣:
開始學習找攝取不足的食物,捨棄攝取過多的食物:
1.每天吃煮熟後四個拳頭的菜
跟著Cofit每天要求的六大營養素,去找相對應的食物來吃。才發現蔬菜類真的很難攝取到目標的量,以前覺得一天吃到一次菜就好,但殊不知要吃到三個拳頭以上的蔬菜才算合格。(減脂期更要吃到四個拳頭)
後來為了蔬菜類的補足,我開始自己備餐,因為我滿懶惰的,我與自己協調一周至少要吃兩餐蔬菜餐,一周就花這麼一天備好兩份即可,這樣我容易做得到,而且也比較能夠持之以恆。
2.全穀根莖類減量
另外同時也覺得每天的全穀根莖類都很容易超標,因此我三餐會選擇一餐不吃全穀雜糧,也就是主食(米麵類),剛開始會有點不習慣,但過了一個禮拜就習慣了。
(而且其實不會餓,因為餐與餐中間會吃水果或奶類)
3.補充奶類
看了六大類營養分類,才發現每天的奶類都很不足,但奶類的費用又不便宜,我都買奶粉來泡著喝。
4.補充水果
每天要吃的是「兩份」水果,水果也是不便宜的東西啊,找水果店傍晚出清的水果,或是當季的水果,會便宜一點。(如果真的很窮困我就會買香蕉,最便宜而且一根就是兩份水果)
5魚蛋肉類和油脂
其實這兩大類是我吃得算是沒有非常踏實的類別,就網路上火紅的高蛋白飲跟酪梨料理都是這類。營養師是建議如果平時飲食可以吃到蛋白質,就不用特別去喝高蛋白飲,我不太愛吃肉,所以蛋白質的攝取我大部分都是從豆漿、蛋類去補充蛋白質。油脂的話大部分是燙青菜+紫蘇油,或是餐與餐之間吃2~5顆腰果。
其他小撇步
1.紀錄
紀錄真的是最重要的事情,除了可以跟營養師討論之外,發現身體有什麼狀況也可以直接去找紀錄來看,看吃了什麼會導致身體有哪些反應,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。
2.不要憋,可以吃開心一點
我在執行減脂餐過程有碰到三個連假,還是照吃甜點&六大類份量會吃超標,但其實偶爾放鬆一下比較好,心態上比較不會太緊繃,而且偶爾多吃一下其實也不會發胖,不用把自己逼太緊。
3.重要的是要持續觀察
過程中會有倦怠期是正常的! 熬過今天,明天又可以繼續加油!
強調一下這不是葉佩雯,而且後來我使用的這個App漲價了,大部分的朋友都無法負荷,主要是看你對這件事情的價值到哪,想要的人就還是會去執行。
重點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,然後下定決心全力以赴。
最後分享在減脂期還有閱讀的一些社群媒體(女性角度為主)
- 大學生小廚房
- stay fit with mi(主要是看不定時的線上直播)
以前我有在看的健身網紅,她們會推薦差不多的食物&食譜,但自從接觸到營養師之後,我就再也沒看他們吃什麼了,而且內心可能會有些質疑。
總之我已經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習慣了。
留言列表